简讯:《儿女情长》27年后荧屏再聚 《疯狂的冰箱》打开经典回忆

日期:2023-04-23 13:58:12 来源:腾讯网

《疯狂的冰箱》上周回归都市频道,首期邀请到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的电视剧《儿女情长》剧组成员,用连续两期节目打开观众尘封27年的经典回忆。导演石晓华、二女儿建梅的扮演者张芝华和“弟弟”何政军团聚荧屏,聊聊那些鲜为人知的台前幕后。


(资料图片)

导演石晓华

像糖糕一样可爱

1996年,电视剧《儿女情长》开播时,导演石晓华55岁。如今年过八旬的石导风采不输当年,不仅拥有足以还原多年前片场细枝末节的4k高清记忆力,谈及美食时的热情,也像孩子一样,几乎就要两眼放光。

石晓华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,祖籍浙江,生在四川。中学时期,由于父亲来沪工作,她和妹妹一起考入上海中学,过起了一个月难得回一次家的住校生活。每个月,石晓华从父母那里得到“一点点”零花钱,具体有多少呢?石晓华记不清了,总之少得“一两块钱都不到”。

这小于一两块钱的开支,承载着石晓华一整个月的小确幸。用它买什么呢?当然是好吃的咯!除了每天惦记学校食堂今天供应什么菜,未来大导演石晓华的脑子里就只有“糖糕”。原因直白:“因为它有油,那个时候缺油水。不仅有油,还是甜的。”唯一不足的是不耐吃,难以过嘴瘾。怎么办呢?三下五除二吃完糖糕,石晓华就和小伙伴们再去买麻花——咬它个大半天。

石晓华住在徐家汇,距离上海中学有6公里路。每个月回家,其实可以坐公交50路,车票1毛5分钱。然而,面对这笔约等于4个糖糕的巨大开支,石晓华果断决定徒步回家。在学校和家的中间地带,要经过当时位于龙华的铁路,轨道口旁边有个小卖部,是石晓华的休息区。“走到那的时候,算一算,嗯,可以买一根麻花或者买一个糖糕吃了。”经过此番自我激励,走在后半程路上的石晓华,又是一个风一样的女子。

迫于那些年物质条件的限制,“麻花”与“糖糕”这对“硬甜油”组合,便是石晓华对美食的原生理解。油滋滋的糖糕、香喷喷的麻花,组成了她香甜的花季。而如今满头白发的她,一提到糖糕,满心欢喜,语气像孩童一般地说:“那个糖糕好可爱。”是啊,可爱的不止糖糕,还有爱吃糖糕的人。

中学毕业后,进入大学的石晓华依旧处在吃高粱粉、玉米粉的困难时期。“我们在大学读书,那时候没有菜吃,顿顿都是卷心菜。因为卷心菜容易生长,不容易生虫,吃得大家头都大了,我到现在都不敢吃卷心菜。”

除了“卷心菜恐惧症”,大学时代还有一道菜让石晓华记忆犹新,“一次,食堂挂出来‘今日供独角龙大战白娘娘’。我们上课的时候都心不在焉,都在琢磨这到底是什么菜?到了中午,端出来一看:豆芽烧豆腐。食堂师傅知道没什么可吃,就想了这么个办法”。

“小儿子”何政军

“赵政委”本是“三夹板”出道

《儿女情长》中的童家小儿子童建设,按童母的话来说,“是童家最辛苦的一个孩子。他起早贪黑开出租车,赚的都是辛苦钱。回到家又缺乏妻子的关怀”。这样一个势必赚足观众同情的“三夹板”,该选谁来演呢?当年石晓华的面前,正放着人艺领导拿来的新人照片,只一眼,她就被何政军“纯纯的”眼神吸引住了。石导回忆说:“我一看这个人,眼睛很纯。这个角色太纯了,老婆作天作地,他毫无没办法。所以如果演员眼睛里很有戏,有那种狡黠,就不行。所以我就选了他。”

面对刁蛮虚荣的妻子,帅且纯的何政军在戏里承受了一切,也因此获得全国观众的心疼。彼时,各大报刊纷纷报道该剧,其中的一篇报道标题为“一辆夏利车 两行辛酸泪”,足见该角色深入人心。

此后,但凡有窝囊憋屈的角色,很多导演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何政军,邀约纷至沓来。此时本可以顺水推舟的何政军,却选择逆流而上,转身接下与童建设反差极大的革命英烈方志敏一角,此后又在《国歌》中饰演田汉,成功打开了军旅戏路。断崖式转型的何政军迅速获得了观众认可,这在石导看来并不意外。虽然当年在外形上,何政军可以说无缝衔接了“上海小男人”的清瘦俊美,但来自成都的他为了演好一个上海出租车司机,着实下了苦功。何政军说,《儿女情长》开机前,自己真跟着出租司机去开出租。“有天我在武康路上自己开出租,还跟人发生了摩擦,乘客是真的以为我是出租车司机。”

正是因为深入实际的生活体验,何政军才真正触摸到了角色本身。多年后,再提何政军的专业素养,石晓华依旧为其巧思称道:“你看他在剧中带的一个茶水瓶,上面还有茶垢,这都是演员自己设计的。尽管他是外地人,但演得很成功。”

2005年,何政军出演《亮剑》中的赵政委,角色形象深入人心,这不仅是用实力说话的又一实证,亦归功于其对甄选剧本的敬业心。一次,剧中饰演姐姐“建梅”的张芝华问他,这两年你都忙什么,他的回答是:上半年休息,下半年在考虑——因为他在等待一个自己喜欢的戏和想合作的人。

“二女儿”张芝华

入戏地生活

优秀的演员在等角色这件事上,总是特别沉得住气。何政军如此,“姐姐”也不例外。在张芝华记忆里,《儿女情长》是她等待最久的一部戏——足足等了8个月。在自愿“待业”了大半年后,戏的赞助总算有了着落,而张芝华也因为这段时间的沉淀,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。

起先,石晓华想让张芝华演阿彩。除了苦命善良的劳动妇女设定与张芝华十分契合之外,石导还有另一层的考虑。“过去拍戏是拍一集算一集的报酬。她(张芝华)那时候自己带着孩子,阿彩这个角色每集都有,所以想让她多挣点钱,减轻一些负担。”然而张芝华对建梅一角的创作激情最终撼动了石晓华的决定,“因为她有这份激情,就肯定能演好这个角色”。

尽管过去了27年,但《儿女情长》里的一些名场面至今留在许多观众的记忆中。有让人感动落泪的,譬如大儿子要回部队,卧床的父亲紧紧拉住儿子的衣袖,最后无奈目送儿子离去;也有畅快淋漓的“爽戏”,最经典的一场,或许是建梅终于忍无可忍,和弟媳妇胡巾娣大打出手的掐架戏。这段戏,用现在的眼光看,尤其会发出“演得太逼真”的感叹。而实际上,张芝华当年的确是对饰演弟媳妇的余娅动真格的。

“你看我跟余娅打得那么狠,其实我们不太会打架,但这段戏一个耳光一刺激以后,就跟着了电似的,疯了一样就打回去。余娅被我抓得很苦的。导演说停了以后,余娅当时就靠在门上哭。多年以后,我们谈到这段戏的时候,余娅说,‘我那场戏打得,精疲力尽’。”张芝华说。

让观众和演员都印象深刻的,一定还有童父临终前的那场哭戏。为了这场戏,张芝华替奚美娟、吴冕背了两回锅:“那场戏,‘妈妈’抚摸着快断气的父亲,突然笑场了。笑的不是我一个,都在笑。但只有我是正对着镜头的,导演就说我。”这时,张芝华模仿起了石导严厉的样子:“张芝华!你为什么笑!”经过数度笑场后,最终诞生了观众所看到的感人画面,而这一段final take,所有人都入了戏,石导喊停后,片场鸦雀无声。演员们入戏太深,休息了很久才缓过来。

反映了生活最本真的味道和情感最朴实的模样,这是《儿女情长》最成功也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这也是张芝华对事业的态度。她对自己的评价是“家庭妇女”,“我演的也是妈妈、妻子,现在上升了演奶奶。会生活,才能做好演员”。

节目里,张芝华多次提到戏外演员们的感情很好,依旧以“姐弟”相称,而当说起剧中父母奇梦石和王玉梅,张芝华也仍旧以“爸爸妈妈”指代。“‘爸爸’只有3集是站着的,之后的戏都是瘫痪卧床演。那时候三十六七摄氏度的天,棉花絮铺得很厚,只要导演一说停,他就站起来,我们4个拍得太累了,就抢那张床,躺下歇一会儿。奇梦石老师就站在边上背着个手,看着几个‘子女’在那睡。”

“那时我们几个还说:‘爸爸,你好开心,拍戏就躺着拍。’你想想,三十几度的天,盖着棉被,还被摄影灯照着,还要演戏,‘爸爸’就对我们说:‘小赤佬,你来试试看。’”想起彼时情形,张芝华笑得前仰后合。后来,她在录制现场再次看到资料片中的“爸爸妈妈”,往事历历在目,不禁湿了眼眶。

【《上海电视》原创稿件,转载请联系《上海电视》周刊编辑部】

《上海电视》官方微博

娱文乐——《上海电视》微信公众号

标签:

品牌展会
全国巡演